政法 >> 文化建设 >> 详细内容
平凡之中看世界
日期:2015-05-29 00:00  作者: 

平凡之中看世界

兴平市检察院政治处副主任 吴卫江

五月,浓得化不开的文学情怀,把我带进三秦文学的殿堂,我又一次想起陕西文学界的前辈路遥先生,捧起书卷,重读《平凡的世界》,在小说的故事里目及四野,神游八荒,慢慢地走进了路遥的世界。

路遥的人生其实一点都不平凡,从他的身世来看,早年的艰苦对他磨炼意志帮助很大。本身头脑聪明,放在艰苦的环境中,自然而然地激发起奋斗的潜能,让他在生逢乱世之时一跃成为造反派司令,后来,路遥领着来自陕南商州的已负盛名的贾平凹来到他们那里,指着眼前的黄土高坡上,说自己当年领着万千人马搞运动,叱咤风云,那阵势,可真了不得呵。可是,这块黄土高坡,却也给他留下了深深的耻辱——家庭穷困,难以自给,幼年的他被父亲送人了,他在邻县延长的伯父家长大,此后就不愿回清涧那个伤心之地了。

谁知命运是怎样安排的,上天对每个人的设计都是不一样的。对路遥来说,他的人生充满了坎坷和曲折,同时也激发了他不屈的抗争和奋进。文革结束后,他的心思转到了文学创作上,《人生》的发表标志着他小说创作的一个高峰,也让陕西文学出现了洛阳纸贵的轰动,但这还不算完,更重要的还在后面呢。《平凡的世界》(三部卷)随后动笔,1988年那年全部发表,再次引起轰动。作家的命运就是要拿出高质量的作品,而这个不凡的人却在笔下描述了一个平凡的世界,让穷孩子孙少平的人生经历一展现在读者面前,就把人牢牢地吸引住了。人们惊呼:“太深刻了!”孙少平的故事吸引着读者,也鼓励着作家自己,他没有休整,就带着伤病再上火线,把《平凡的世界》后两部坚持写完。这样的创作,付出了巨大的劳动,也沤尽了路遥的心血。当作品完成之时,健康被严重损坏。1988年这一年时间,他完成了《平凡的世界》三卷的创作,这时,血管中遗传的家庭病开始肆虐,肝病对他的折磨摧残着这位内心强大的作家。期间的痛苦该有多痛啊!1992年11月17日,他的生命走到了终点。

世人往往不珍惜拥有的现在,而当失去的时候才悔恨得捶胸跺足,在对路遥的命运上也是如此,当他突然离世后,我们的心头才顿时一紧,痛失柱梁之感弥漫开来,人们祭悼大师,对亡故之人给予无限赞美。不过,再痛苦的事情也经不起时间的冲洗,路遥慢慢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距离《平凡的世界》发表27年后,高层对路遥给予很高的评价,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在央视等多家媒体同时热播,再次让人们对路遥重新认识。你不得不承认,优秀的作品具有穿透时空的感染力。

我是只看重纸质书的,捧起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的《平凡的世界》,慢慢恢复了对主人公孙少平的故事的记忆,只是光阴似箭,物是人非,斯人已逝,空余遗恨。
   重读路遥作品,再次感受到伟大文章对心灵的冲击力。正如书名所言,书中的故事来自平凡的世界,书中人物也是一些平凡的人,可是,这些贱如蝼蚁、微不足道的平凡的人,却构建起社会这座大厦,体现着人生的价值,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不用对号入座,更不要按图索骥,书中的故事已成如烟往事,所不同的是,那样的励志奋斗和心路历程对如今的我们和下一代仍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孙少平兄弟是农民,我们身边很多人也是农民,孙少平来自社会最底层,我们很多人也生活在社会最底层,每个人都不满足于现状,奋斗的脚步从来就不会停息。这个平凡的世界创造着不平凡的价值,我们这些平凡的人也有自己的内心世界,我们渴望实现自身的价值,可能这也是我从书中领悟到的意思吧?正如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所预料到的:“后之览者,必将有感于斯文。”《平凡的世界》绝不是路遥写给自己看的,他在创作之时已经浸透了自己对人生、社会和价值的理解,我们这些后之览者,在阅读时对作家那深邃的眼光、高深的思想和精准的描述不由得肃然起敬。

重读《平凡的世界》,对路遥的艺术创作思想再次进行认识,不用作家再说什么了,书中自有黄金屋,能说的都已经在书里面了。依我之见,路遥就像金庸小说中的独孤大侠,其艺之高,已无需借助武器的先进了,随便什么都足以飞叶摘花,即便背负的那把玄铁剑既无锋亦不轻,也足以与绝世宝剑相媲美。这又归结到了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辩论上来,能够与之搞衡的,当然还要提到贾平凹。个人观点,《平凡的世界》是重内容而轻形式的,而《废都》是重形式而轻内容的。从小说的语言和表达形式上来说,前者远远不及后者,路遥先生在文字和修辞方面甚不讲究,他的叙述方式甚为朴素,而贾平凹的语言和修辞堪称大家,他甚至能把俗得不能再俗的方言都巧妙地化入文本之中,令人读之便觉雅而又雅,丝毫不觉其俗。内容与形式之争是文学界永恒的话题,也是任谁都绕不过去的范畴。这么说来,并非由此一题便小觑了路遥,相反地,我认为,能不顾形式而传达思想,才是路遥作为一代宗师的过人之处。

虽然洛阳纸贵只是历史,但是现实与历史有惊人的相似,不过,这个相似是以实力和运气作基础的。据媒体上今年3月的报道,习总书记说过这么一段话:“我跟路遥很熟,当年住过一个窑洞,曾深入交流过。路遥和谷溪他们创办《山花》的时候,还是写诗的,不写小说。”就是这么一席话,把这个人和这部作品再次定位在一个相当的高度。最高领导的首肯和推崇,无疑对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的热播有着无与伦比的巨大推力,但是,在剧组选定这部小说文本之前,却是对其文学价值、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进行了反复的审核,最终,还是小说对社会、人生和心理的巨大穿透力,不由得感染了导演,从而使这部在27年前发表的长篇小说得以改编而以电视剧的形式面世,通过荧屏,再次感动了新老读者和观众。

无论什么样的文章,文学作品的价值,最终是要经过时间的考验来评判的,最低标准应该是50年,更不要说100看了。如果50年后不再被世人认知,那么,作品就没有超越时代的生命力了,而《平凡的世界》就具有穿透时代的感染力,从这一点上来看,不是所有的作家作品都敢与此抗衡的。

一个作家想要有所作为,就得博览精读,尤其要善于从大师身上吸收营养,给自己的创作实践提供高起点。如今神访,已有所感,放眼后面,必有所得。

 

上一篇: 渐远的故乡 下一篇: 最是书香能致远
政协网站 政府网站 合作媒体 友情链接 检察网站 中省政协